《置身事内》读后感想

2023-03-19 pv

花了一周时间,看完了兰小欢老师的一本书,《置身事内》。

这本书第一次看,是在去年过年回家的高铁上,到这一次,已经是第三遍。

的确挺不错,常读常新。

不过这一次看,已经没有了第一次的那种激动,比较平静,能慢慢咂摸出文字背后更隐晦的一些意思。

不得不说,兰小欢老师的文笔很好,简练,流畅,清晰。不同于专业的学术文章,书里会嵌入个人的一些想法和感受。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像我这样一个非经济学专业的普通人,也喜欢看的原因。

而且在书里兰小欢老师也不断强调“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经济理论本身是死的,只有那些结合实践且不断与时俱进的理论才具有持久生命力;书里的内容和思想也是死的,只有我们将其应用在日常生活里才有意义。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中国人自古就对政治题材的话题十分感兴趣,那些口口相传的禁忌里充满了传奇色彩。当然书里讲的不是这些,整本书讲的,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中国政府是如何深度参与经济建设的

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能了解这个社会的底层运作机制,理解现象背后的复杂博弈,不仅有趣,而且有用。

1. 整体框架

整本书分成两个部分:

  • 微观机制
  • 宏观现象

微观机制讲的是政府如何以不同的角色参与经济建设,宏观现象则是解释微观行为如何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具体来说,微观机制又分成四个部分,分别是:

  • 地方政府的权力与事务
  • 财税与政府行为
  • 政府投融资与债务
  • 工业化中的政府角色

宏观现象也分成了四个部分:

  • 城市化与不平衡
  • 债务与风险
  • 国内国际失衡
  • 总结政府与经济发展
1.1 地方政府的权力与事务
  1. 中国政府五级管理体系:中央-省-市-县区-乡镇。

  2. 央地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3. 党和政府:中国共产党对政府绝对领导,负责重大决策和人事任免,政府负责执行。两者在组织上紧密交织,人员上高度重叠

  4. 条块分割:我国政治体系有个特点:层层复制。中央的主要政治架构,即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在省、市、县三级完全复制,即四套班子;中央的主要部位,除外交部等个别例外,在各级政府均有对应。“条条”指的是垂直关系,“块块”指的是水平关系。因此,条条是业务关系,块块才是真正的领导关系,因为地方党委和政府决定人事任免

  5. 上下级协调:在复杂的行政体系中,权力高度分散,决策往往会向上集中。制度设计的一大任务就是避免把过多决策退给上级,减轻上级负担,提高决策效率,所以体制内简化决策流程的原则之一,就是尽量在能达成共识的最低层级上解决问题

  6. 官僚体系:所有规章制度都需要人来执行,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展出完善、专业、复杂的官僚体系的国家。这一体系有三大特点:官员必须学习和贯彻统一的意识形态;官员由上级任命;地方主官需要在多地轮换任职

  7. 权力的约束:做事的能力,及做事的意愿。前者取决于掌握的资源,后者取决于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8. 外部性与规模经济

    • 地方政府权力的范围和边界,由行政区划决定
    • 影响行政区划的首要因素,是“外部性”,即人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一件事该不该由地方决定,取决于外部性,如果没有,则地方全权处理,否则需要上级协调
    • 按照经典经济学的看法,政府的核心只能是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而且这类物品符合“规模经济”特点,即用的人越多越划算
  9. 复杂信息

    • 行之有效的管理,必然要求掌握关键信息,然而信息复杂多变,持续地收集和分析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所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或者能以更低代价获取信息的一方,自然有决策优势
    • 我国政府各层级之间职能同构,上级领导下级。但上级不可能掌握和处理所有信息,所以很多事务实际上由下级处理,所以上级通常具有“形式权威”,下级具有“实际权威”。若下级有明显信息优势,且承担主要后果,则该自主决策,但如果决策结果对上级很重要,上级就会干预
  10. 激励相容

    • 如果一方想做的事,另一方既有意愿,也有能力做好,这就叫激励相容。政府内部不仅要求上下级间激励相容,也要求工作目标和官员自身利益之间激励相容
    • 专业性强、标准化程度高的部门,具体而明确的事务多,倾向于垂直领导,比如海关;对于更宏观的工作,比如发展经济,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地方调动各种资源,倾向于地方管理
  11. 招商引资:我国这种“混合经济”体系,不是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所说的政府和市场的简单分工,即政府负责提供公共物品,市场主导其他资源配置;也不是简单的“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模式。而是政府及其各类附属机构(国企、事业单位、银行等)深度参与大多数生产和分配环节的模式。因此在我国,想脱离政府来了解经济,是不可能的。

  12. 总结:地方政府不仅提供公共服务,也深度参与生产和分配,因此不能直接套用主流经济学中“有限政府”的逻辑,容易在分析中国问题时产生扭曲和误解。不能脱离政府谈经济,是理解中国经济的出发点。实事求是了解现状才能依托现实提炼理论,避免用理论曲解显示,才能真正深入思考政府在几十年来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

1.2 财税与政府行为
  1. 政府与财政:想把握政府的真实意图和动向,不能光读文件,还要看政府资金的流向和数量,所以财政从来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

  2. 分税制改革:1994年分税制改革把税收分为三类,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同时设置国税、地税两套机构,与地方财政部门脱钩,省以下税务机关以垂直管理为主。改革中最重要的水中是增值税,改革前增值税是最大的地方税,改革后成为共享税,中央拿走75%,地方拿走25%

  3. 插曲:公众所接触的信息和看到的现象,大都是博弈后的结果,而缺乏社会阅历的学生容易把博弈结果当作过程。成功的政策背后是成功的协商和妥协,而不是机械的命令与执行,所以理解利益冲突,理解协调和解决机制,是理解政策的基础

  4. 土地财政:

    • 所谓土地财政,不仅包括巨额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还包括与土地使用和开发有关的各种税收收入,其中大部分税收的税基是土地价值而非面积,所以税收随着土地升值而猛增
    • 当然地方政府并非靠卖地赚钱,而是土地开发后吸引来的工商业活动,因此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方式就是“工业化与城市化”两手抓:一方面继续低价供应大量工业用地,招商引资;另一方面限制商住用地供给,从不断攀升的低价中赚取土地垄断收益
    • 土地的资本化运作,本质是把未来的收益抵押到今天去借钱,如果借来的钱投资质量很高,转化成了有价值的资产和未来更高的收入,那债务就不是问题,否则就会成为巨大的债务负担
  5. 纵向和横向不平衡:

    • 分税制改革后,中央拿走收入大头,但事情要地方办,所以支出的大头仍在地方,地方收支差距靠转移支付填补
    • 基层财政困难:财权层层上收,事权层层下压
    • 地区间不平等:由于出口飞速增长,制造业向沿海集聚,同时伴随产业集聚,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差距越来越大。公共财政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再分配财政资源,平衡地区间的人均公共服务水平(教育、医疗等)
  6. 总结:

1.3 政府投融资与债务
  1. 一笔笔的土地使用权转让费并不能完全体现土地的金融属性,地方政府还可以把土地相关的未来收入“资本化”,去获取贷款和各类资金,将“土地财政”的规模成倍放大为“土地金融”
  2. 国家开发银行和城投债,可以为政府开发进行融资。政府本身不能直接从银行贷款,于是城投公司应运而生。发明这套模式的是国家开发银行,将多个城市项目捆绑在一起,放入专门创立的城投公司,以该公司为单一借款人向国开行借款,地方政府靠财政兜底,将土地出让收益做抵押
  3. 人才的选拔和激励机制是官僚体制的核心,决定政府运作的效果。所谓激励机制,就是”胡萝卜加大棒“。从胡萝卜角度看,经济发展是地方官的主要政绩。由于地方主官任期有限,要想在任期内快速提升经济增长,往往只能加大投资力度,这就导致地方负债较高,寅吃卯粮
  4. 长期来看,反腐败是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一部分,除了专门针对腐败的制度建设之外,更为根本的措施是简政放权、改变政府角色。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5. 总结:
    •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权集中到中央,但通过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地方政府有足够财力维持运转。但几乎所有省,债务都在飞速扩张,可见政府债务问题根源不在收入不够,而在支出太多
    • 改革之道,在简政放权,从生产投资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逐步转型
1.4 工业化中的政府角色
  1. 现实世界没有黑白分明的“市场”和“政府”分解,只有利益关系环环相扣的各种组合
  2. 我国经济改革的起点是计划经济,所以地方政府掌握着大量资源(土地、资源、国企等),不可避免会介入实业投资。由于实业投资的连续性、复杂性和不可逆性,政府的介入必然也是深度的,与企业关系复杂而密切,不容易退出
  3. 经济学的数学模型和统计数据不是讲道理的唯一形式,也不一定是最优形式,具体的案例故事常常比抽象的道理更有力量,启发更大
  4. 在经济发展起步阶段,资本市场和信用机制都不完善,因此以信用级别高的政府为主体来融资和投资,更为可行。这不仅适用于与土地有关的债务融资,也适用于股权融资
  5. 创新必须基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所以只能自己动手,“边做边学”,否则永远学不会。这就好比学生学习写论文,不自己动手研究、动手做、动手写,只靠阅读别人的东西,理解永远只能停留在表面,停留在知识消费的层次,不可能产出新知
  6. “东亚奇迹”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政府帮助本土企业进入复杂度很高的行业,充分利用其中的学习效应、规模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迅速提升本土制造业的技术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7. 新能源的技术升级和成本下降,只有在大规模的生产和市场应用中才能逐渐发生,不可能只依赖实验室。实验再突破,若没有全产业链的工业化量产和技术创新,就不可能实现规模经济和成本下降。研发和创新从来不只是象牙塔里的活动,离不开现实市场,也离不开边干边学的企业
  8. 新能源技术必须在没有竞争优势的时候进入市场,合理的做法就是直接补贴,加速其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待其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成本逼近传统能源后逐渐降低补贴,同时对传统能源征税,加速其退出
  9. 在光伏产业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东亚产业政策模式”的另一个特点:强调出口。海外市场可以促进竞争,迫使企业创新
  10. 总结:
    • 大到经济发展模式、小到具体产业政策,不存在脱离具体场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根据现实变化不断调整
    • 21世纪初期,基础设施不完善、法制环境不理想、资本市场和社会信用机制不健全,以信用级别高的地方政府和国企为主体、以土地为杠杆,可以撬动大量资源,加速城市化和工业化,但也带来了不良后果:与土地相关的腐败猖獗;城市化以“地”为本,忽略“人”,民生支出不足,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之后;房价飞涨,债务急升;经济过度依赖投资,一方面民众收入不高导致消费不足,另一方面产能过剩,引发贸易失衡
1.5 城市化与不平衡
  1. 城市化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基础设施,“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是非常有效的融资手段。通过出让城市土地使用权,可以积累以土地为信用基础的原始资本,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
  2. 房价连着地价,地价连着财政,财政连着基础设施投资,于是经济增长、地方财政、银行、房地产之间就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复杂关系
  3. 这种以土地为中心的城市化忽略了城市化的真正核心:。地价靠房价拉动,但房价要来百姓买单,所以土地的资本化,实质是个人收入的资本化
  4. 房价短期内受很多因素影响,但中长期主要由供需决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房屋供需都与人口结构密切相关。年轻人大都流入经济发达城市,但这些城市的土地供应又受政策限制,因此供需矛盾突出,房价居高不下
  5.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6. 要想平衡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关键是要平衡人均差距而不是规模差距,理想状况是达到地区间人均意义上的平衡,这就需要让劳动力自由流动
  7. 当经济增速放缓、新创造的机会变少之后,年轻人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其父母的财富优势会变得更加重要。如果“拼爹”现象越来越严重的话,社会对不平等容忍程度便会下降,不安因素会增加
  8. 总结:在大规模城市化的过程中,地方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地价和房价飞涨,也让居民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这些累积的债务为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增加了很大风险
1.6 债务和风险
  1. 经济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债务,债务关系让经济各部门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但如果各部门负债都很高,应对冲击的资源和办法就不多,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危机
  2. 一个部门的负债对应着就是另一个部门的资产,债务累计或“加杠杆”的过程,就是人与人之间商业往来增加的过程,会推动经济繁荣。而债务紧缩或“去杠杆”,也就是商业活动减少的过程,会带来经济衰退
  3. 债务带来的经济衰退还会加剧不平等,因为债务危机对穷人和富人的打击高度不对称。这种不对成源于债的特点:法律优先保护债权人的索赔权
  4. 金融风险的核心是银行,原因有四:
    • 银行规模大,杠杆高
    • 银行借进来的钱是短期的,贷出去的却大都是长期的,这种负债和资产的期限错配会带来流动性风险
    • 银行信贷大都和房地产有关,常常与土地和房产价值一同起落,放大经济波动
    • 银行风险会传导到其他金融部门
  5. 总体来看,我国企业债务负担较重,应对风险的能力受限。若遭遇重大外部冲击,就可能面临债务违约风险,而企业裁员甚至倒闭,会降低居民收入,加大居民的风险,也加大其债务银行的风险
  6. 任何国家的债务问题,解决方案都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偿还已有债务,二是遏制新增债务,改革滋生债务的政治、经济环境
  7. 总结:产能过剩可以从三个角度去理解
    • 一是生产率下降,微观上表现为地方政府过度投资、不断为“僵尸企业”输血,扭曲资源配置,而且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模式过度依赖地价上涨,推升了房价和居民债务负担,也加大了银行风险
    • 二是国际失衡,地方政府重视投资,忽视消费,造成经济结构失衡,分配体制偏向资本,劳动收入偏低,所以消费不足,必须向国外输出剩余产能,所以对国际经济体系造成冲击,贸易冲突由此而来
    • 三是产业升级,产能过剩造成本国制造业竞争激烈,伴随企业创新,也进一步冲击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
1.7 国内国际失衡
  1. 我国经济的崛起直觉得益于全球化,但因为自身体量大,也给全球体系带来了巨大冲击
  2. 我国制造业的成功,背后也隐藏着两大问题:
    • 内部经济结构失衡:重生产、重投资,相对轻民生、轻消费,导致与巨大的产能相比,国内消费不足,消化不了的产能只能向外输出
    • 于是带来第二个问题:国外需求的不稳定和贸易冲突
  3. 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最突出特征是消费不足
  4. 居民消费不足不仅是因为储蓄率高,能省,也是因为确实没钱
  5. 地方招商引资和投融资模式,是一个“重企业、重生产、重规模、重资产”
  6. 贸易问题从来不是单纯的贸易问题,贸易冲突的根源也往往不在贸易本身。在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国内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会直接影响到贸易总量。资源在居民、企业、政府间的不同分配格局,也会造成生产和投资相对消费的比重变化,进而影响经济的内外平衡。人们常说,“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从宏观角度看,对外贸易失衡也是内部结构失衡的延续
  7. 技术高压虽然可能让我国企业在短期受挫,但相对落后的国产技术也因此获得进入市场机会,提高市场份额和收入,进而增大研发力度,进入“市场——研发——迭代——更大市场”的良性循环。但前提是,国内市场的确能继续壮大,国民消费继续提升,真正支撑起“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模式
  8. 2020年12月中央经济会议提出,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9. “双循环”战略在强调“再平衡”和扩大国内大市场的同时,也强调要扩大对外开放
  10. 世上从来没有抽象的、畅通无阻的市场。市场从建立到完善,其规模和效率都需要逐步提升,完善的市场本来就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前提
  11. 总结:
    • 落后国家的崛起,必然有两种特征:一是对先进国的高效模仿和学习;二是结合本土实际,带有本国特色,发展路径与先进国有诸多不同之处
    • 对中国经济的观察者而言,真正重要的是培养出一种“发展”的观念,一方面理解发展目的不等于发展过程,发达国家目前的做法不一定能解决我们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情况在不断变化,过去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也不可能一直有效,因此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抛开意识形态,不断去解决实践中所面临问题
1.8 总结:政府与经济发展
  1. 哈佛大学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说过,“一套严格的概念框架无疑有助于厘清问题,但也经常让人错把问题当答案。社会科学总渴望发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和规律,但这种心态需要成熟起来。不要低估经济现实的复杂性,也不要高估科学工具的质量”
  2. 有效的市场机制本身就是不断建设的结果,这一机制是否构成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取决于发展阶段。在经济发展早期,市场机制缺失,需要政府推动。伴随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政府角色也需要调整
  3. 经济发展的核心原则,就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尽量做到“人尽其材,物尽其用”。实现这一目标,主要依靠竞争
  4. 我国改革的起点是计划经济,政府不仅直接掌握大量资源,还能通过政策间接影响资源分配,这种状况在渐进性的市场化改革中会长期存在
  5.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初期,经济增长是地方政府最重要的目标,与企业目标大致一致,可以共同推进经济发展。但在目前的发展阶段,政府需要承担起更加多元的职能,将更多资源投入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改革与市场和企业的互动关系,由“生产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过渡
  6. 社会发展是个整体,不仅包括企业和市场的发展,也包括政府的发展,相辅相成。国家越富裕,政府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越大,而不是越小,这一现象被称为”瓦格纳法则“
  7. 经济富裕、社会安定、政府得力是国家繁荣的三大支柱,缺一不可
  8. ”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一样,都不是天然存在的,需要不断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形式和表现,受到政府资源和能力的制约,而政府的作用和角色,也不需要不断变化, 以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
  9. 所谓”政府能力“,不仅包括获取资源的能力,也包括政府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调整自身角色和作用方式的能力
  10. 可行的政策不仅受既有制度的约束,也受既有利益的约束。政策方案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利益相关人和权力持有者的利益。既要提高经济效率,也要保证做决策的人或权力主题的利益不受巨大损害,否则政策就难以推行
  11. 与主要研究成熟市场的新古典经济学相比,研究发展过程的经济学还包括两大特殊议题,一是发展顺序,而是发展节奏
  12. 经济发展必然要改变旧有的生活方式,重新分配利益,所以必然伴随着矛盾和冲突。政府的关键作用之一,就是调控改变速度的快慢
  13. 有经济史学家在研究美国崛起过程时曾言:”在成功的经济体中,经济政策一定是务实的,不是意识形态化的。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14. 总结:无论如何,经济学的主要作用仍是发现和提出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和产生。因此无论是理论家还是实践者,”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都是不会过时的精神
1.9 结束语

所以这本书没什么宏大的构思和框架,也没有预测,就是介绍些当下的情况,如果能帮助读者理解身边的一些事情,从热闹的政经新闻中看出些门道,从严肃的政府文件中觉察出些机会,争取改善下生活,哪怕只是增加些谈资,也足够了

2. 个人思考

我看完本书,大致明白三点:

  • 在我国,政府对于经济的参与,是深度而广泛的
  • 政府的这种深度参与,在经济发展初期是高效的,但也带来诸如消费疲软、贸易冲突等问题
  • 政府角色需要转型,从生产型到服务型,从深度参与到逐渐退出,让市场经济发挥更大作用

理解社会运作的底层逻辑,明白当下状态是历史选择的发展结果,深刻明白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明白了未来潜在的机遇。

(完)

参考

  1. 置身事内🔗
在 GitHub 上编辑本页面

最后更新于: 2024/03/11 06: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