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即将到来的 30 岁

2025-02-14 pv

1. 我的三十岁

马上 30 岁了。

孔子说,三十而立。

这里的立,按照我的理解,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事业步入正轨,另外是家庭生活逐渐稳定。

突然发现自己似乎并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按部就班,技术上的长进,有,不过很慢。晋升似乎也遭遇到了瓶颈。叠加市场上不时传来裁员的消息。

跟几个大厂的朋友交流,焦虑感溢出来,屏幕挡不住:当前的工作是否足够稳定?未来的职业方向在哪里?AI 完成对程序员的全面取代多久会发生?

DeepSeek🔗 横空出世,很多人惊叹于它的效果,我看到的则是,未来呼啸而来,究竟有多少人真的做好了准备。

跟老婆结婚半年了,加上前几年恋爱的时间,相识已久。

时不时还会有争吵,原因嘛,当然是我犯错在先,好在她比较宽容,一般主动道个歉,偃旗息鼓。

有朋友有句话说得很对,家庭和睦,只要把握好三个字:

爱老婆。

车子在去年 5 月份买了,开了快一年,大概一万公里。越开越上手。回过几次家,去过浙江东南沿海。

不得不说,车,真的极大拓展了一个人的行动边界。驾驶于浙江中部的山山水水间,你甚至会觉得,它不仅是一个代步工具,而是你的朋友。

房子还在看,还在观望,还没有决定买。

原因有很多,主要是觉得贵。

最近一直在翻公众号“天机奇谈”的历史文章,有句话我很认同,大体意思是:“房子是载体,不是目的”。原话忘记了。

身边有朋友在去年年底买了房,好几个都是二手房,拎包即住。我去看过,仁恒的物业,的确好。

有个师兄在上海,新房刚交付,降标严重,无可奈何,只能默默承受。

他这还算好。

前段时间接二连三的房企暴雷,债务违约,期房业主有苦难言。

多地的地方政府有天量的债务需要偿还,压力很大。

从上至下,似乎都很难。

作为一个普通人,能做的,就是维持好正向的现金流,少举债,避免盲目加杠杆,另外就是,做好储备,等待春天的到来。

毕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哪怕迟一点。

人是活在周期里的。

2. 普通人

过了 30 岁,另外一个很深刻的感悟是:接纳自己是个普通人这件事。

成熟的人,不是完美的人,不是总是正确的人,而是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局限性。

人的痛苦,多半发生在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存在落差。

这跟我们国家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

跟一个博士朋友聊过,他现在在美国。

我们基本有个共识:我们国家的教育,是“成王败寇”的教育,追求的是战胜别人;而西方的教育,是“做好自己”的教育,追求的是个体人格的成熟与完善。

仔细想想,过去十几年的教育经历,除了接受知识上的灌输,我们最擅长做的,就是服从,满足社会的期待和定义。

但基因的组合和变异时刻都在发生,产生出丰富的个体多样性。人,恰恰是最难被定义的。

所以,就把自己当作是一个普通人,用普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没有世界需要你去拯救,没有一定要完成的使命,Peer pressure 不是你命里应有的课题。

你只要比昨天的自己,做得更好一点,就够了,就值得鲜花和掌声了。

你才是你一生中,最坚实的战友,和最伟大的敌人

生活的重心,永远,永远都要放在自己身上。

3. 接下来的打算

我觉得人生有时候很像游泳。你越是紧张,越是扑腾,沉得越快,而当你放轻松,舒展开,轻轻滑动双臂,就可以游出很远。

才三十岁,就算是六十岁退休,我的人生才刚刚过半。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去过很多地方,读过不少书,见过不同的人,积攒了一些经验和感悟。

所以我想给自己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不要着急。

“钱不如急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在很多事情做成前,都有着漫长的耐心等待。

工作快五年了,我花了很多时间尝试,前端,做一些产品,学习后端和分布式,多而杂,收效甚微。

这里想给自己说的第二句话是:保持专注。

在某一个细分的垂直领域,倾注全部时间和精力,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广度通常是很难溢价的,但深度可以。

最后一句话,当然是:爱老婆。

珍惜身边家人和朋友的陪伴。去年冬天外公去世。人生几多风雨,人与人的相逢,全凭运气,是冥冥中的一股神秘力量,是风雪夜归人见到的那一束微弱灯光。

顺便,祝自己三十岁生日快乐!

(完)

在 GitHub 上编辑本页面

最后更新于: 2025-02-19T05:53:14+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