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雅地使用 Cloudflare
2025-07-03
很多企业网站会用 Cloudflare 提供的 Turnstile🔗 服务,实现 CAPTCHA(验证码),极具标识度,很多人应该都见过:

做独立开发的朋友就更熟悉了,因为它功能强大,而且免费额度充裕,涵盖了 DNS 解析、CDN、Serverless 等。不花一分钱,即可让自己的网站享受到企业级服务。
在我看来,Cloudflare 很适合用来构建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产品)。
尤其在 AI 浪潮的席卷下,开发工作被迅速地代替,独立创造产品的能力,更重要。
这篇文章,将系统梳理 Cloudflare 提供的免费服务,探讨如何利用它们,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1. Cloudflare 发展史
维基百科这么介绍:
Cloudflare(Cloudflare, Inc.)是一家总部位于旧金山的美国跨国科技企业,以向客户提供基于反向代理的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CDN)及分布式域名解析服务(Distributed Domain Name Server)为主要业务。
Cloudflare 创建于 2009 年,创始人是 Matthew Prince、Lee Holloway 和 Michelle Zatlyn。其前身是 Project Honey Pot,一个用来允许网站所有者,跟踪垃圾邮件制造者如何收集电子邮件地址的系统, 有超过 185 个国家/地区的数千个网站使用。
Cloudflare 在创建之初,是为了阻止互联网威胁。
2010 年 6 月,Cloudflare 对 Project Honey Pot 社区的一小部分成员悄然推出私人测试版。结果显示,用户对 Cloudflare 保护网站的效果相当满意,网站的平均加载速度还提高了 30%。
这意味着 Cloudflare 不仅提供保护,还能优化性能。
Cloudflare 陆续并购了 CryptoSeal(延申 Web 用户安全性服务)、StopTheHacker(恶意代码侦测、自动恶意代码移除,以及信誉与黑名单监视)、Eager(支持使用拖放方式将第三方应用程序安装到使用 Cloudflare 服务的网站) 和 Area 1 Security(保护企业免受基于电子邮件的安全威胁),不断拓展和丰富它的产品与服务。
2. Cloudflare 功能
Cloudflare 的产品,围绕安全、性能和可靠性三点。
2.1 安全
- DDoS 防护。Cloudflare 的网络容量达到 388 Tbps,比史上最大规模的 DDoS 攻击还要大 23 倍,保护 Web 应用、TCP/UDP 应用、网络和数据中心,覆盖 OSI 第 3、4、7 层。
- Web 应用防火墙。Cloudflare WAF🔗 利用来自 Cloudflare 全球连通云平台情报的威胁情报和机器学习,阻止包括 zero-day 漏洞利用在内的最新威胁。该功能没有免费版本。
2.2 性能
- 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通过全球 330 个节点提供服务,加速网页的加载时间,降低源服务器的带宽消耗,并提高内容的冗余度。
- 边缘计算/存储。Cloudflare Workers🔗 是一个用来构建、部署和扩展应用程序的无服务器(Serverless)平台,R2🔗 允许开发者存储大量非结构化数据。
- 图片/视频优化。Images🔗 和 Stream🔗 可用来优化图片和视频流。
2.3 可靠性
- DNS 解析。Cloudflare 提供了免费的 DNS 解析服务,并内置 DNSSEC(DNS Security Extensions,DNS 安全扩展)。同时还维护着
1.1.1.1
🔗 作为公共 DNS 解析器,完全免费,快速,且注重隐私。 - 智能路由。Argo Smart Routing 可以检测并绕过网络堵塞,提高 Web 性能平均达 30%。
- 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横跨 L4-L7 的负载均衡配置,包括 HTTP(S)、TCP/UDP,当源服务器宕机时,可通过代理将请求路由到其他可用服务。
- 网站分析(Web Analytics)。Cloudflare Web Analytics🔗 在不收集用户数据的前提下,构建了一个免费、隐私至上的网站分析服务。
现在还增加了开发 AI 相关产品的功能,像 AutoRAG、Vectorize 等。
3. 个人开发者的选择
Cloudflare 提供的大多数功能,都有免费版本,对于个人开发者而言,足够用。
非常适合用来验证 MVP。
如果 MVP 跑通,有了用户和收入,就可以遵循渐进增强的原则,使用 Pro 或 Enterprise 版本。
Cloudflare 这种阶梯定价的方式,通过免费版本获取并激活用户,通过增值服务获得收益,基本遵循 AARRR 增长模型。
我个人平时经常使用的,是 DNS 解析服务,网站分析和 Pages 静态网站托管,这有点像 Vercel 和 Netlify。
至于 Workers 和 R2,目前还没有尝试过,不过官方示例给出了很多有趣的玩法,可以参考:Examples · Cloudflare Workers docs🔗。
除此,Cloudflare Radar🔗 也是我经常浏览的网站。不仅可以看到整个互联网上,DDoS 等威胁的发生情况,流量的分类,技术趋势变化,都一目了然,甚至还可以针对具体网站,做一些 透视分析🔗,有点类似 BuiltWith🔗。
我认为,这种直观的数据展示,对于理解互联网,流量,前沿技术的应用,十分有帮助。
4. 总结
我很欣赏 Cloudflare 的这种商业模式。
对于个人开发者入门友好,对于企业用户,花钱可以买到物有所值的服务,普通用户则可以享受到快速、安全、注重隐私的互联网使用体验。几乎所有人都在其中有所获益。
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它清晰的战略意图,所有的产品都指向它的愿景:帮助构建更好的互联网。
得益于这些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低门槛,结合 AI 工具的使用,我认为开发者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规划,开启从“面向代码”到“面向产品”的转变。
就实现一个基础的功能而言,Claude 和 Cursor 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对程序员的替代。
我们能做的,我想了想,大概总结出三点:
- 全面拥抱 AI 工具,使用,认识,理解它,充分释放它的潜力,减轻自己的事务性时间支出
- 将更多精力放在,对计算机底层体系的了解,对复杂系统架构能力的提升
- 构建产品,而不止是编写代码
(完)
参考
- 本文作者:Plantree
- 本文链接:https://plantree.me/blog/2025/how-to-use-cloudflare-freely/
- 版权声明: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后更新于: 2025-07-02T03:17:28+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