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的一次交流
2025-04-11
最近状态不佳。
跟朋友聊了聊,打个越洋电话。
都是三十左右的年纪,当打之年。来自家庭生活的烦恼暂时还不多,来自职业的焦虑不少。
聊了半小时左右。挂掉电话的时候不禁感慨,信息对冲太重要了!
记得之前看《圆桌派》,窦文涛讲了一句话,大意是:
当你痛苦,走不出来的时候,找朋友聊一聊,可能稍微点拨一下,就能走出来。
聊的内容大概有三块:给父母配置保险;处理和领导的关系;同辈压力(Peer Pressure)。
1. 给父母配置保险
他们知道我最近在 研究保险🔗,我就跟他们讲自己在为父母和岳父母构建基本的保险体系。
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 基础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者新农合
- 地方政府推出的“惠民保”产品
- 商业医疗保险,根据预算,百万医疗和中端医疗险都可以选择。如果有既往病史,或预算有限,可以选择单独的防癌险
三层防御,差不多 3k 以内就可以配置齐全。
伴随父母逐渐年迈,医疗开销越来越高。未雨绸缪,以小博大,我个人觉得性价比还是挺高的。
2. 处理和领导的关系
这一点非常凑巧。
可能是大家也都工作了几年的缘故,正处于有点职场经验,但又不是特别充足的年纪。不约而同遇到一个类似的问题:如何与领导相处。
起因无非是:
- 领导要求过高,超出自己的能力
- 因某些事受到领导的“批评”
- 领导给低绩效
这些问题我都遇到过,甚至正在经历。摸索出一些经验,跟他们讲了下。
解决办法有两点:转变思路;转变工作方式。
首先,不要把领导当作敌人,而是当作朋友。
他可以和你一起制定目标,给你提供资源,帮助解决你解决不了的问题。毫无疑问,你的领导就是你职业道路上最大的贵人。
情感上或许会抵触,但理性上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
另外,所谓转变工作方式,就是提高“交付能力”。
这差不多就是对于职业早期的人而言,最重要的一种能力。
交付能力可以用 SMART 模型描述。
这是 Specific, Measurable, Achievable, Relevant, and Time-Bound 五个单词的缩写。
翻译过来就是:
- 具体
- 可衡量
- 可实现
- 相关
- 有时间期限
目前我个人通常的处理方式是:
- 先跟领导沟通短期目标,确定时间,交付的成果,越具体越好,切忌抽象
- 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先尝试解决,解决不了,及时抛出来,可以找同事,找领导沟通,记住,要带着思考,带着可能的解决方案
- 完成交付,同时反思,是否及时完成,遇到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积累下哪些经验,有哪些改进空间
这就是闭环完成了一件事:
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
这样做事,日积月累,无论对你自己,还是对身边的同事,对领导,带来的感受就是:这小子靠谱!
3. 同辈压力
一哥们儿讲:
到我们这个年纪,每个人的轨迹分化越来越明显。
眼看别人起高楼,宴宾客,歌舞升平,反观自己,总觉得碌碌无为。
尤其在职场,本身就是个零和博弈,晋升的人就这么多。
同辈压力免不了多少会滋生。
我觉得这个问题在集体社会尤其明显,因为追求的目标往往是同质化的,标准也是统一的。
就比如高考,通常会被比喻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好的学校就那么多。
我们从小接收到的教育就是,别人的成功,就是你的失败。
这种习惯的力量,是很难短期克服的,我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
有两个方法可以尝试:
- 定义自己的成功
- 降低对自己的要求
这两个,之前文章中多少都说过。
在《明朝那些事儿》结尾处,当年明月写道:
成功只有一种,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过完一生。
很多时候,现代人的焦虑,痛苦,都是因为找错了参照系。
别人的工作,年薪百万,干活还不累,你拿着微薄的薪水 996。
别人买上千万的房子,你看了,喜欢,但买不起。
别人的父母,过年红包就是几十万,你没有这样的家庭。
但是。
你还年轻,有着健康的身体,工作还算喜欢,身边有家人和朋友。
没有人规定,只有住在千万房子里的人才有资格笑。
你有你的人生。
你有目标,那很好,那就努力往那个方向靠近。
你想挣钱,也不错,多去跟拿到结果的人交流,尝试不同的挣钱途径。
你觉得累了,想休息,没关系,按照你自己的节奏。
你不是为别人而活。
4. 总结
烦恼千万种,原因很清楚。泽木兴道禅师讲:
你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当然了,我们都是凡人,还做不到那么超脱。
会有对过去的遗憾,对当下的焦虑,对未来的迷茫。
无论如何,生活的脚步不会因此而停下,告诉自己:慢慢来。
(完)
参考
- 本文作者:Plantree
- 本文链接:https://plantree.me/blog/2025/talking-with-friends/
- 版权声明: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后更新于: 2025-04-11T06:47:04+08:00